從副業變創業|斜槓族網路創業稅務申報與稅籍須知一次看懂
把小生意做大前,先把稅務風險做小
從社群接單、電商開店到平台直播帶貨,只要是以營利為目的的銷售,就落在營業稅與所得稅的規範中。
114 年起,小規模營業人起徵點調高——貨物 10 萬 / 勞務 5 萬(單月銷售額),是否需要稅籍登記與開立統一發票,也因此更清楚。
這篇用「門檻 → 流程 → 申報」三步驟,帶你一次掌握。
我需要辦「稅籍登記」嗎?先看 2 個門檻
· 起徵點門檻(是否要辦稅籍):114/01/01 起,單月銷售貨物 ≥ 10 萬或勞務 ≥ 5 萬者,應辦稅籍登記;未達者暫免,但仍需就全年營利所得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。
· 開發票/一般稅額計算門檻:單月銷售額>20 萬或經認定具使用統一發票能力者,改用統一發票制度(稅率 5%,得扣抵進項,雙月自行申報)。未達 20 萬者為小規模營業人,按季繳 1% 查定稅額。
三種常見狀況與你要做的事
1. 低於起徵點:暫免稅籍登記、免營業稅,但綜所稅仍須報。
2. 超過起徵點、未達 20 萬:辦稅籍 → 小規模按季1%查定課徵。
3. 達(或被認定須)用統一發票:改為5%營業稅、雙月申報,可扣抵進項稅額。
網路賣家登記需要哪些資料?(登記事項清單)
· 基本身分與聯絡資料(自然人/公司、聯絡方式)
· 網域名稱、網站/平台網址、賣家會員帳號(網拍/官網/平台賣家必備)
· 於銷售頁明顯位置揭露「營業人名稱、統一編號」
上述屬於網路銷售稅籍應登記事項與揭露義務之重點。
副業升級 SOP:從「計數字」到「走制度」
Step 1|看數字:用平台報表/金流對帳單月月盤點銷售額,一達起徵點就要辦稅籍。
Step 2|選型態:評估開行號或公司(規模、客群、發票需求、後續融資/招募)。
Step 3|辦稅籍:達門檻即申請;若在未被檢舉或調查前主動補辦與補報補繳,多可依稅捐稽徵法 48-1 免罰。
Step 4|走制度:
· 小規模:按季繳 1%(國稅局寄單)。
· 一般營業人:雙月申報 5%,自行開立統一發票並得扣抵進項。
Step 5|報所得:不論是否達起徵點,網路交易盈餘屬營利所得,須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。
情境速查:你遇到的是哪一種?
· 只有某一月衝高到 6~8 萬(勞務 5 萬為門檻):未達起徵點 → 暫免稅籍,但綜所稅仍申報。
· 單月首次突破起徵點:當月起應辦稅籍;逾期前主動補辦與補繳,可望免罰。
· 單月超過 20 萬:國稅局得認定改用統一發票制度(或依規模/業別認定),開始 5% 雙月申報。
· 帳務怎麼佐證?:保留平台交易明細等,以供核定銷售額之用。
合規清單(開店就位版)
· 設好每月銷售額監測表(含貨物/勞務別)
· 準備網域、網址、賣家帳號等登記資料,頁面揭露統編與名稱
· 小規模:建立季繳 1%提醒;一般營業人:建立雙月申報流程
· 歸檔平台對帳單、發票/雲端發票、進項憑證
· 年度綜所稅彙整營利所得(不因未達起徵點而免)
延伸資源
· 起徵點新制(114 年)與小規模規範:財政部/稅務入口網。
· 網路交易 Q&A、案例與查定計稅:稅務入口網專區。
· 網路賣家登記事項與揭露義務:稅務入口網。
· 諮詢:各地國稅局免費服務電話 0800-000-321。
結論:把握兩條線——「10/5 萬登記線」與「20 萬開票線」
副業轉正最怕「不小心踩線」。
先把10 萬/5 萬起徵點與20 萬開票門檻記熟,做到:達門檻即登記、未達亦報所得、資料留存可稽核。
守好合規底線,才能專心把事業做大、把品牌做強。
FAQ
Q1:我只有在平台零星接案(設計、剪輯),也要登記嗎?
A:屬銷售勞務。若單月銷售額達 5 萬(114 年新制)即須辦稅籍;未達者暫免,但營利所得仍須併入綜所稅。
Q2:沒有實體店面可以登記嗎?
A:可以。網路賣家需提供網域/網址/平台賣家帳號並在頁面揭露名稱與統編,以利查核與保障消費者。
Q3:只是一時爆量,單月超過 20 萬就一定改用統一發票嗎?
A:規範為單月銷售額超過 20 萬或經認定具開票能力者,國稅局將核定改用統一發票(5% 稅率、雙月申報、可扣抵進項)。實務由稽徵機關依規模/業別綜合判斷。
Q4:如果我忘了登記,被查到會怎樣?
A:在未被檢舉或調查前,主動補辦稅籍、補報補繳並加計利息,可依稅捐稽徵法 48-1 免罰;若遭查獲仍可能補稅與處罰。
Q5:小規模 1% 是怎麼繳?需要每月報嗎?
A:不用每月報。國稅局原則上會按季(1/4/7/10 月底前)開徵,你依繳款書繳納即可。
Q6:低於起徵點就不用理稅務了嗎?
A:還是要。雖暫免營業稅與稅籍登記,但全年營利所得仍須併入個人綜所稅結算申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