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設立登記必看!記帳士協助文件準備與流程說明
一次把「設立+稅務+人事」走順,營運更快上線
公司設立不只拿到統編就好,還牽涉名稱預查→設立登記→稅籍與發票→(有員工)勞健保投保等跨機關流程。
善用經濟部「商工登記一站式」與記帳士的文件把關與時程控管,可顯著降低退件、少跑流程、加速開業。
記帳士能幫什麼?(四大價值)
- 前期規劃:公司型態/股權比例、營業項目代碼、資本額與地址合規性檢核。
- 跨機關流程:使用一站式系統整合送件與線上簽章、規費繳納與進度追蹤。
- 稅務開站:辦理稅籍登記與電子發票平台啟用、字軌申請與開立方式建議。
- 人事法遵:設立勞/健保投保單位與首批員工加保(可透過一站式同步申請)。
設立流程 7 步驟(SOP 與文件要點)
Step 1|公司名稱與營業項目預查
- 於商工登記一站式線上預查並繳規費(名稱預查常見為150元)。
Step 2|準備設立文件
- 章程、股東(或發起人)名簿、負責人證件、使用地址證明/租約、大小章與授權書等。
- 於一站式完成申請與線上簽章/繳費(設立登記以資本額計費:每4,000元收1元、低於1,000元者按1,000元計)。
Step 3|核准後取得公司登記文件
- 可於全國商工行政服務入口查詢登記結果與公司資料。
Step 4|稅籍登記(營業稅/營所稅)
- 依規定向國稅局辦理稅籍登記(可線上或臨櫃),備妥營業項目、地址與負責人資料。
- 若從事網路銷售,須在稅籍登記增列網域/平台帳號(自112/2023-01-01新制)。
Step 5|電子發票與字軌
- 於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完成營業人註冊、字軌申請或對接 Turnkey/串接雲端。
Step 6|勞/健保投保單位(有員工時)
- 透過一站式或至勞保局/健保署成立投保單位與首批員工加保;未僱用員工者暫不成立。
Step 7|開業前自檢
- 開戶完成、稅籍/發票啟用、合約與內控制度、帳務科目與報稅行事曆建置。
應備文件清單(依常見案件彙整)
- 章程、股東/發起人名簿、董事/監察人(股份公司)當選證明或會議記錄。
- 負責人證件、公司大小章/發票章、地址使用證明/租約。
- 授權書(委任記帳士/會計師/律師代辦)、資本額到位證明(銀行開戶或業務需要時)。
- 稅籍與發票:稅籍登記表、發票開立方式與電子發票平台帳號。
稅務與開立發票重點
- 稅籍登記完成後才能合法營業開立發票;可於稅務入口網查詢公示登記資料。
- B2C 多採電子發票;可申請字軌、雲端發票與載具整合,之後依期申報。
- 網路銷售新制:設立時即從事電商者,須補登網域/平台帳號等資訊。
- 小規模/起徵點與是否「免用統一發票」之門檻會隨法規調整,請以財政部公告為準。
勞健保與人事法遵
- 僱用員工即須成立勞保、就保、職災保、健保與勞退投保單位並申報加保,可透過一站式或各機關線上申辦。
- 僅負責人、未僱用員工者,暫不成立勞保/健保投保單位,待聘僱時再申請。
開業驗收清單(拿到統編後立刻檢)
- .商工登記核准文件/統一編號
- .稅籍登記完成(可於稅務入口網查)與發票字軌/平台啟用
- .公司帳戶與印鑑留存
- .(如有員工)勞健保投保單位成立與首批加保完成
結論|把關鍵節點交給專業,設立到開票一路順
設立流程牽涉多機關與法規細節。
善用一站式線上申請與記帳士的文件審核、時程控管與後續稅務/人事建置,能少走冤枉路、降低退件風險、縮短開業時間;後續再導入帳務制度與申報節奏,企業營運更穩健。
FAQ|公司設立與代辦常見問題
Q1:有限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怎麼選?
看股東人數、未來募資/移轉彈性與治理需求;股份公司在股權流動與募資較有利,成本與程序相對較多。
Q2:資本額一定要驗資嗎?
一般行業現行多採登記制,銀行開戶或特許行業可能要求資金證明;請與往來銀行與主管機關確認。
Q3:家庭地址可登記公司嗎?
須符合建物用途與社區規約,部分行業有場所限制;建議先與商工登記主管機關與房東確認。
Q4:沒員工要不要辦勞健保?
無;有僱用時才須成立投保單位並加保。
Q5:何時可以開發票?
完成稅籍登記並開通電子發票平台/字軌後即可依規開立。
Q6:做電商賣東西要注意什麼?
設立或補辦稅籍時需登記網域/平台帳號;起徵點與是否免用發票請依財政部最新公告。
Q7:設立流程可以全線上嗎?
多數案件可透過商工登記一站式完成送件、繳費與簽章;若有特許或補件則依規定辦理。
Q8:平均需要多久?
依案件與補件情況而異;名稱預查、設立、稅籍與發票啟用可銜接辦理,部分作業在一站式平台即可查詢進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