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業登記怎麼辦?記帳士帶你一次搞懂申請步驟與注意事項
先把「能開業」與「能合法開業」分清楚
創業第一哩路是把主體(公司/商業)與稅籍建立好,再銜接電子發票與投保單位。
依主管機關規定,取得公司/商業登記後,仍須完成稅籍登記才能開始營運。
未依規定登記,得被限期補辦並受處罰。創業者可用官方一站式窗口線上送件,流程更快更透明。
一步一步:營業登記實務流程(適用大多數行業)
Step 1:決定組織與名稱預查
- 選擇公司、商業(行號)、有限合夥等型態。
- 送名稱與所營業務預查(線上/書表)。
Step 2:公司/商業登記核准
- 依核准名稱辦公司設立或商業登記(可線上)。取得核准後,進入稅籍流程。
Step 3:到國稅局辦「稅籍登記」
- 準備設立事項表/設立(變更)登記申請書與附件,向轄區稅捐機關申請。
Step 4:電子發票與開立規劃
- 於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建置營業人資料與串接;依法開立後48小時內上傳存證。
Step 5:勞保/健保與勞退投保單位
- 有雇用員工者,須設投保(提繳)單位,可一次辦妥勞保、就保、健保與勞退。
提醒|網路銷售新制:自112/1/1起,從事網路銷售須於稅籍登記中申報網域/平台帳號等資訊,請於核准後15日內補辦或更新。
稅制與申報:先選對、再做對
- 一般稅額計算(多數一般行業):稅率 5%,以銷項-進項計算,雙月申報(奇數月15日截止)。
- 小規模營業人(查定課徵):由國稅局按季寄單,按查定銷售額×1%繳納;是否符合由稅捐機關依實況認定。
你會用到的文件
- 名稱/所營業務預查文件
- 公司/商業登記核准函
- 稅籍登記申請表及附件(租賃契約、場所使用同意等)
- 銀行帳戶資料、發票章(實務常用)
- 電子發票平台營業人註冊資料
- 投保單位申請表與證明(有雇員)
常見NG × 立即修正
記帳士怎麼幫你省力又避坑
· 流程佈局:名稱預查→登記→稅籍→發票→投保,一次排程。
· 稅制選擇:評估一般/小規模、進項扣抵與成本。
· 憑證與帳務:建置會計科目、申報節點提醒。
· 電商/門市混合:電子發票、平台帳號到POS串接。
· 勞資法規:投保單位設立與薪資稅務銜接。
結論|把基礎打好,後面才省事
營業登記不是填表而已,而是主體、稅籍、發票、投保的系統工程。
照著本文流程+文件表+稅制重點走,再把網路銷售新制與申報時程內建成習慣,就能少踩雷、少罰鍰,專心把生意做大。
遇到複雜情境,用專業記帳士幫你串起所有節點,效率更高。
FAQ|營業登記常見問題
Q1:一定要先設公司嗎?
不一定。可依規模選公司或商業(行號);但稅籍登記仍須在開始營業前完成,才能合法開立發票營運。
Q2:網路賣家也要登記嗎?
原則上有營業事實即應辦理稅籍;且網路銷售須登記網域/平台帳號等資訊。
Q3:營業稅怎麼報?
一般營業人採5%一般稅額、雙月申報;小規模營業人按季查定繳納。
Q4:電子發票一定要上傳嗎?
是。開立後48小時內上傳至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存證。
Q5:雇用員工後第一件事是?
設立勞保/就保/健保/勞退投保單位,一次性完成投保開戶手續。
Q6:可以先「試營運」再補登記?
避免。主管機關認定有營業事實時,未登記可能被限期補辦並處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