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帳士結算申報一次看懂:流程、時程與常見錯誤
結算不是上傳檔案,是一場可追溯的專案
每年結算期(依當年度主管機關公告)一到,案件暴增、時限固定。
記帳士若沒有標準SOP+時程控管+證據鏈,最容易踩到漏報、逾期與退補件。
以下以「收件→盤點→試算→覆核→送件→結案」六步法,配合表單與範本,讓你穩定準時交付。
六步SOP:從收件到結案一次走完
① 受理與授權(T-30~T-21)
- 取得/確認:委任契約、系統授權、自然人/工商憑證效期。
- 建立案件ID與期限提醒(7/3/1天倒數)。
- 發送資料需求清單(收入、成本費用、扣除/抵減、固定資產、庫存、員工名冊等)。
② 資料盤點與勾稽(T-20~T-14)
- 對帳:發票/收據匯入、進銷存、銀行往來。
- 勾稽:各式扣繳、保險、利息、股利、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等資料。
-
文件命名規則:
YYYYMM_客戶名_科目_版次
,避免漏檔。
③ 稅額試算與調整(T-13~T-7)
- 產出損益草案、加減項目、暫估稅額。
- 檢視:未實現損益/時點、折舊/攤銷年限、呆帳估列是否合規。
- 形成節稅與風險備忘(可/不可行替代方案)。
④ 客戶確認與內部覆核(T-6~T-4)
- 客戶審閱:重點差異說明表與預估應納/可退。
- 內審:二階覆核(數字邏輯、附件完整、表單交叉檢核)。
⑤ 電子申報與回執(T-3~T-0)
- 送件前跑一次檢核(錯誤碼/警示碼處理)。
- 正式上傳→取得回執/序號/時間戳,必要時加掛存證。
- 產出繳退稅說明(繳納方式、期限、分期/延繳規定依公告)。
⑥ 交付、歸檔與後續(T+1~T+7)
- 提供結案包:申報書、工作底稿、回執、差異摘要、下期提醒。
- 建檔保存年限標示;設定下一次預估稅/季申報提醒。
倒排時程與產出清單(範例,可調整)
- T-30:授權/憑證確認、資料清單發送
- T-20:進度檢核#1(回收率、缺件名單)
- T-13:試算版V1、節稅建議
- T-6:客戶定稿、內審通過
- T-3:電子檢核零錯誤碼、附件齊備
- T-0:送件成功、回執收妥
- T+3:結案包交付、次到期日與行動清單
專案KPI:準時率≥98%、一次通過率≥95%、錯誤碼清零率≥99%。
資料需求與命名規範
- 收入:發票/平台對帳、利息、股利、海外所得。
- 成本/費用:進貨、薪資與保險、租金、折舊/攤銷、研究發展、捐贈。
- 扣除/抵減:保險費、房貸利息、教育/醫療、節能投資等(依當年度規定)。
- 固定資產與存貨:新增/報廢/重估、期末盤點表。
-
命名:
客戶_年度_科目_月份_版次.pdf/xlsx
;不得用「最終版」字樣。
常見錯誤與避坑(按風險等級)
高風險(易退補或罰)
- 授權/憑證失效:無法送件或回執無效 → 提早驗證效期。
- 收入/扣除漏報:未勾稽扣繳/平台資料 → 比對清單必做。
- 附件遺漏:加減項/投資抵減未附證明 → 送件清單逐項打勾。
- 錯誤碼未處理即送:造成退件 → 先跑檢核、截圖留存。
中風險(易爭議)
- 折舊年限/方法不一致:跨年度口徑不一 → 政策表固定化。
- 存貨跌價損失無佐證:需市價證據/委估報告。
- 匯率換算:日/月/年平均口徑混用 → 制定標準表。
低風險(但耗時)
- 命名混亂、版次衝突、郵資時間估錯 → 用雲端夾+版控、截止前T-3完成。
電子申報檢核與錯誤碼處置(流程卡)
- 預檢核:本地/雲端工具跑一次→修正警示
- 正式上傳:截圖成功畫面+回執
-
異常處理:
- 憑證:更新或改以臨時授權;
- 附件:依錯誤碼補掛;
- 逾期風險:先送「說明/展延申請」保全時效(依當年度規定)。
- 再上傳:核對回執序號與時間戳
對客交付:一次說清楚的四件事
- 申報結果摘要:應納/可退差異、較去年變動原因
- 重要假設:估列、折舊、特殊交易處理口徑
- 後續行動:繳納/退稅、補件、更正/復查可能性
- 下一期提醒:預估稅、季申報、資料收集時間點
結論:把結算「專案化」,準時合規就會變成可複製的成果
以倒排時程鎖住時效、用SOP+檢核表確保完整、靠勾稽與覆核降低差錯,再用證據鏈讓每筆決策可追溯。
當流程被制度化,結算申報不再是火線救援,而是高準時率與高一次通過率的穩定交付。
FAQ|結算申報常見問題
Q1:當年度期限與規定怎麼掌握?
以主管機關公告為準;每季檢查一次法規更新,建立內部法遵快訊。
Q2:可以事後補正嗎?
可依規定辦理更正/補報/自動補報補繳;金流與利息計算需事前告知客戶。
Q3:試算和客戶數字差很大?
先出差異對照表(收入/成本/扣除),逐項勾稽單據與平台資料,再討論口徑。
Q4:電子申報一直出警示碼?
讀說明文件看代碼含義;若屬可接受警示,備註理由並保留截圖與附件。
Q5:客戶臨時要節稅?
列出合法且可行選項(折舊法變更、費用歸屬時點、投資抵減),評估門檻/風險/證據。
Q6:逾期怎麼辦?
依規定處理自動補報補繳/罰鍰,並評估是否提出說明,下期納入提早計畫。
Q7:保存哪些文件最關鍵?
申報書、回執、工作底稿、憑證影本、往來紀錄、風險評估;並標註保存年限。
Q8:如何提升一次通過率?
建立資料清單模板+檢核表、二階覆核、固定錯誤碼清單與SOP、週會追進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