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拍生意興隆也別忘報稅!記帳士提醒漏報銷售額風險
「生意做起來」與「稅務做起來」要同步
只要你在網拍、直播、社群或電商平台以營利為目的、持續性販售商品或勞務,就已進入應稅範圍;是否需稅籍、是否要開發票與怎麼報,取決於銷售額門檻與交易型態。
別以為分散帳號或只收第三方金流就安全——國稅局已能整合平台交易資料與金流物流比對,漏報風險高。
誰要辦稅籍?兩個門檻一次看懂
- 辦理稅籍登記門檻(每月):銷售貨物達 10 萬元或勞務達 5 萬元,應向國稅局申請稅籍登記。多平台、多人頭帳號須合併計算,不可拆帳規避。
- 須使用統一發票門檻(每月):20 萬元以上者依法使用統一發票(多為電子發票)。
補充:偶一為之、出售個人自用二手物通常不屬課稅範圍;但若轉為持續性、營利性銷售即屬應稅。
開立「統一發票」與導入電子發票(電商必修)
- 達發票門檻或依法應開立者,應依規定使用統一發票;多數電商場景採電子發票。
- 電子發票導入步驟:申請工商憑證 → Turnkey/加值中心串接 → 依電子發票實施作業要點上線與上傳。
常見被查風險:國稅局怎麼抓?
- 多帳號分散銷售額:同一實際經營者被認定需合併計算;已有查核案例與補稅處分。
- 未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/漏報銷售額:可處補稅並按漏稅額加罰,實務已有裁罰範例。
- 金流物流比對:平台交易、第三方支付、信用卡與寄件資料交叉核對,異常即列管。
記帳士建議:賣家必備帳務與報稅SOP
日常留存
- 平台後台報表(訂單、退貨、手續費)、金流對帳(第三方支付/刷卡)、物流單據、進貨發票與費用單據。
- 每月核對銷貨收入=金流入帳-平台費用+貨到付款;對應發票開立量與報稅數。
申報節奏
- 營業稅:達門檻後依規定期別申報(一般為雙月)。
- 所得稅:依營利事業或個人身分,分別辦理公司營利事業所得稅或綜合所得稅與財簽附件整理。
具體申報期別與身分類型差異,請依你實際登記型態與最新規定辦理或由記帳士代辦。
發票管理
- 採電子發票者,確保即時開立、正確上傳與作廢/折讓流程一致;不開立期間亦需完成零稅額或申報義務。
實務情境指引
- 剛起步、偶爾接單:自評是否已持續、營利性;接近門檻前先諮詢記帳士、規劃稅籍與發票。
- 多平台同時營運:所有帳號合併;每月初檢查門檻與發票量,避免溢出才補救。
- 已達發票門檻:立即導入電子發票與開立流程,避免「收款未開立」形成短漏。
漏報會怎樣?(風險與代價)
- 補稅+滯納金+罰鍰:依法按所漏稅額加計裁罰,實務有依1.5 倍處罰案例;重大漏開、長期未登記亦可能更重。
- 往前追稅與信用風險:可溯及既往補稅,且日後融資或政府標案可能受影響。
結論|把門檻弄清楚、把發票做正確、把資料留完整
網拍賣家要同時經營生意與稅務:達門檻即辦稅籍、達標即開發票(多為電子發票),而且多平台銷售要合併。
平時留好平台報表、金流與物流證據,按節奏申報,就能大幅降低查核與補稅風險,把心力專注在把生意做大。
FAQ|網拍報稅常見問題
Q1:只賣自己二手物要報稅嗎?
一般非營利性的一次性處分自用品,多不屬課稅;改為持續、營利銷售即須依門檻應稅。
Q2:多開幾個賣場分流銷售額可避開門檻嗎?
不行。同一實際經營者須將各平台與帳號合併計算,國稅局並會列選查核。
Q3:達門檻一定要開發票嗎?
達發票門檻或法定情形時須開立統一發票,電商場景多導入電子發票。
Q4:不開發票、沒報稅被查到會怎麼樣?
除補稅外,還會依漏稅額裁處罰鍰,案例曾見1.5倍處罰;情節重大者更重。
Q5:我每月未達起徵點,但旺季會超?
當月達門檻即觸法定義務;建議與記帳士預先規劃發票與申報流程。
Q6:一定要電子發票嗎?
政策持續推動電子化;依行業與門檻多需導入,請依最新電子發票作業要點辦理。
Q7:平台金流、物流會被比對嗎?
會。稽核常使用平台交易+金流+物流交叉比對,異常即列管。
Q8:我是外國賣家在台銷售電子勞務呢?
跨境電商另有雲端/跨境電商營業稅與發票規範與罰則,請依專區規定辦理與申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