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沒營業也要報稅?解析營業稅零銷售額的申報重點
「我都沒做生意,為什麼還被罰?」問題常出在沒報零
很多老闆、SOHO、一人公司或剛成立的新創,都會遇到同樣情況:
-
開好公司 & 稅籍登記,但實際還在準備期、沒有開發票
-
以為「沒營業=不用申報」
-
結果收到國稅局罰單,才發現原來「零銷售額」也要報
根據財政部規定,多數需申報營業稅的營業人,不論有無銷售額,每兩個月都要申報一次,包含「0 元」也要正式送件。
這篇幫你拆解:什麼情況一定要報?怎麼報零?忘了報會怎樣?以及實務上如何降低風險。
誰「沒營業也要報」?先確認你是不是「申報制營業人」
一般情況:只要是申報制營業人,一律要按期申報
以下通常屬於「要報」族群:
- 已辦理營業登記、使用統一發票的公司或商號
- 網拍、電商等已達門檻,完成稅籍登記的營業人
- 已核定為一般稅額計算的課稅事業
關鍵觀念:
有沒有開發票 ≠ 有沒有申報義務
只要身分是「應申報營業人」,即使銷售額是 0,也要送出零申報。
可能例外:小規模營業人 / 免用統一發票等
- 部分小規模營業人採查定課徵方式,由國稅局按月開繳款書,規則不同。
- 是否需按期申報,依國稅局核定方式與身份而定。
👉 不確定身份時,建議諮詢記帳士或查核設立核定公文。
多久要申報一次?營業稅零銷售額也要跟著報
申報期間(一般營業人)
-
每兩個月為一申報期:
1–2月、3–4月、5–6月、7–8月、9–10月、11–12月 - 申報期限:於「次期開始日起 15 日內」完成(例:1–2月期,3/1–3/15 申報)。
外銷零稅率營業人
- 得申請改為「每月申報」,但同一年度內不得任意變更。
如何做「零銷售額」申報?實際操作重點
Step 1|確認當期銷售額真的為 0
- 沒開立任何統一發票
- 沒收取應課營業稅的服務或貨款
(若有少量銷售,也應正常填列,不可硬報零。)
Step 2|透過三種方式擇一申報
- 網際網路申報:最常用、最快速
- 電磁媒體申報
- 臨櫃人工申報
(以財政部稅務入口網公告為準。)
Step 3|在申報書中填列「0」
- 銷售額欄位填 0
- 稅額欄為 0
- 仍須完成送出與收執聯或成功回傳確認
👉 核心是「留下依法申報紀錄」,證明你有依規定辦理,而非怠報。
沒營業就放著不報?可能面臨的罰則風險
未按時申報的處罰
依財政部規定,即使無應納稅額,未申報仍可能處以:
- 未逾30日:按規定加徵滯報金,下限 NT$1,200
- 逾30日:加徵怠報金,下限 NT$3,000
- 「無應納稅額」也不代表免罰,只是按規定採最低額處理
長期不申報的後果
- 可能被認定為「停業未申報」或有逃漏稅嫌疑
- 國稅局得要求補申報、補件、補罰
- 情節嚴重時,影響信用與後續稅務往來
實務建議:還沒正式營運的公司可以怎麼做?
選項一:持續零申報
適合:
- 正在準備期、尚未營運但預計會啟動的公司
- 願意規律申報,避免中斷
選項二:申請停業
- 若短期內確定不營運,可向國稅局辦理停業登記
- 停業期間原則上免申報,但恢復營業前需重新申請
- 細節以當前法規與實務為準,建議由記帳士協助評估
結論|「零銷售額」不是不用報,是要「報你沒賺」
把重點記下來:
- 只要是應申報營業稅的營業人,有沒有營業都要按期申報
- 零銷售額=照樣送出零申報,留下合法紀錄
- 不申報比沒營業更危險,會被視為違規而受罰
- 若短期不營運,可考慮辦理停業,避免每期忘記申報
懂這些規則,對老闆來說是花零稅金,省一堆罰金的基本功。真的不確定操作細節,就交給專業記帳士一起把關。
FAQ|營業稅零銷售額常見問題
Q1:公司剛成立還在裝潢,完全沒收入,也要申報嗎?
要,只要已完成稅籍登記且屬申報制營業人,就應在每期申報,即使金額為0。
Q2:完全沒生意連續好幾期,可以都報零嗎?
可以,但建議確認是否仍有持續營運計畫。若長期無營運,可與記帳士討論是否申請停業。
Q3:如果當期只有支出(房租、水電),沒有收入,怎麼報?
銷售額仍為0,但可依規定登錄進項憑證,可能產生溢付稅額保留或扣抵,下期或之後使用,由記帳士協助較安心。
Q4:忘了申報零銷售額怎麼辦?
盡快補申報。若尚在期限後不久,自動補申報可減少罰鍰;已逾期則可能按規定加徵滯報金或怠報金。
Q5:小規模營業人也要零申報嗎?
視是否採查定課徵或改為一般稅額計算而定。若已改為一般課稅方式,一樣需按期申報。
Q6:可以請記帳士幫忙處理零申報嗎?
可以,多數記帳士都提供營業稅定期申報服務,包含零申報、停業申請與稅務風險評估。
Q7:零銷售額申報需要附單據嗎?
一般零申報不需附大量文件,但若有進項憑證或特殊情況,仍應保留單據備查,以利未來查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