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營業額不高該自己報稅還是找記帳士?財務處理建議一次看懂
    公司營業額不高該自己報稅還是找記帳士?財務處理建議一次看懂

    公司營業額不高該自己報稅還是找記帳士?財務處理建議一次看懂

    不是「能不能自己報」,而是「報得好不好、成本划不划算」

    初創或小規模公司常卡在:營業額不高,找記帳士會不會不划算?

    其實決策關鍵在你的件量與流程是否可標準化錯一件的成本、以及時間價值

    以下用門檻、SOP與風險清單,幫你快速判斷。

    三分鐘決策:DIY 還是找記帳士?

    選DIY的指標(符合3項以上可考慮自行處理)

    • 每月開立/取得發票 ≦ 50 張,通路單純(單一或少數平台)。
    • 零薪資或≤3名員工,無加退保與加班、津貼等複雜薪資項。
    • 幾乎無跨境交易、代收代付、存貨盤點與專案分攤
    • 可按月固定時段完成繳件/申報,對基本稅務規則不陌生。
    • 願意導入雲端記帳/電子發票平台並按SOP執行。

    選記帳士的指標(符合任一項建議委外)

    • 多通路/多金流(電商平台、POS、海外金流)需對帳。
    • 需開立電子發票、字軌管理、折讓與作廢流程多。
    • 有員工且常發生加退保、薪獎津貼、勞退提繳
    • 跨境/外幣、進出口、補助結報或欲申請融資
    • 創辦人時間昂貴(每小時產值高於委外費用)。

    成本與時間:一年帳算給你看

    DIY(最低工具組)

    • 工具:雲端記帳+線上報稅(含電子發票整合)
    • 自付時間:每月3–6小時(對帳、憑證整理、申報)
    • 顯性成本:工具費用約 NT$3,000–10,000/
    • 隱性成本:出錯罰鍰、追溯補稅、申請補助/融資時資料不足

    委外記帳士(常見範圍)

    • 月費:依件量與是否含薪資/到府,約 NT$2,500–10,000/
    • 一次性:設立/變更、電子發票建置、補助結報另計
    • 回報:降低罰鍰機率、建立管理報表、節省創辦人時間

    換算法:把你每小時產值×DIY總時數,與委外年費相比,誰低選誰。

    風險清單:小公司最容易踩的五個雷

    1)發票與憑證管理混亂

    • 作廢/折讓未即時處理、收款與發票不同步、現金收支無簽認。

    2)錯誤稅別與稅率

    • 混淆應稅/零稅率/免稅;跨境服務判定錯,導致補稅罰鍰。

    3)薪資與投保疏漏

    • 加退保不及時、加班與津貼課稅錯誤、勞退未足額

    4)忽略申報節點

    • 營業稅雙月申報、暫繳、結算申報、各式扣繳逾期。

    5)存貨與成本認列不當

    • 期末存貨未盤點、成本歸屬錯、毛利異常卻找不到原因。

    DIY也能穩的SOP(照做就不容易出錯)

    月節奏(T 表示月結日)

    1. T-5:憑證收集到雲端夾(命名規範、來源標籤)。
    2. T-3:對帳(平台/銀行/金流),做折讓與作廢。
    3. T:跑一次試算損益,檢查毛利率與異常金額。
    4. T+3:完成申報繳款與雲端留檔(收執聯、報表)。
    5. 季末:盤點存貨與應收帳齡,列出催收與折扣策略。

    文件歸檔與資安

    • 雲端夾結構01_發票進項02_發票銷項03_銀行金流04_薪資投保05_申報收執
    • 權限最小化、雙重驗證、每月快照備份。

    混合方案:最划算的中間路線

    A)報稅委外、日常DIY

    • 你處理日常對帳與開票;月/季申報與年度結算交給記帳士。
    • 好處:省月費、關鍵節點不失誤。

    B)人事薪資外包、其餘DIY

    • 由專業處理投保、薪資、扣繳;其餘自管。
    • 適合:員工1–5人但薪資情境多變的公司。

    C)記帳士+管理報表套件

    • 全委外做帳報稅外,要求管理版損益/現金流/帳齡,老闆只看關鍵數字。

    成長分水嶺:何時一定要找記帳士?

    • 月發票量>100張通路/幣別>2種
    • 員工>3人且常有加退保/加班/獎金
    • 計畫申請補助、銀行融資、投資人DD需要可稽核報表
    • 過去一年曾逾期或補稅,需制度化流程與SLA控風險。

    結論|低營業額企業的最佳解=把風險外包,把數字內化

    營業額不高時,DIY+標準化SOP能省成本;一旦件量變多、情境變複雜或你更重視報表洞察,就把申報與薪資交給記帳士,自己專注營收。

    決策指標+驗收指標持續檢視,你的帳才會真正合規、有效率、會說話

    FAQ|小規模公司報稅與委外常見問題

    Q1:剛創業先DIY可以嗎?

    可以。用文中的月度SOP與雲端歸檔先跑起來;件量上升再轉委外。

    Q2:委外一定比較貴嗎?

    看你的時間產值與風險成本。若你每小時能創造的營收>委外時薪換算,委外更划算。

    Q3:一定要開電子發票嗎?

    視產業與通路規定;若要上電商或超商通路,電子發票幾乎必要,流程可由記帳士建置。

    Q4:薪資一定要外包?

    不一定,但加退保、勞退、加班/津貼與扣繳複雜時,外包能降風險。

    Q5:報表要看哪些?

    至少損益、現金流、應收帳齡;每月檢查毛利率與現金缺口

    Q6:委外要看哪些條款?

    服務範圍、SLA、資安與資料可攜、費用與逾期責任、窗口與例會頻率。

    Q7:可以中途從DIY改委外嗎?

    可以。交接時提供總帳、憑證、申報收執與科目表,約1個月可平順接軌。

    Q8:小公司也需要內控嗎?

    需要。至少雙人覆核(收款/開票/退款)、憑證留痕固定繳件節奏

    Q9:如果被稽徵單位通知補件怎麼辦?

    整理憑證與申報紀錄,必要時請記帳士協助回覆,避免擴大爭議。

    Q10:如何避免年底暴衝稅負?

    每季檢視毛利與可扣抵;有投資/節稅需求提前規劃,年中就找記帳士/會計師討論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延伸閱讀 ....

    電視購物發票怎麼開?鑑賞期後再寄發的合法依據與重點說明

    電視購物發票怎麼開?鑑賞期後再寄發的合法依據與重點說明

    許多民眾在電視購物下單後發現,發票並非立即寄出,而是待鑑賞期結束後才開立。這樣做是否合法?本文帶你了解電視購物發票延後開 ...

    公司沒營業也要報稅?解析營業稅零銷售額的申報重點

    公司沒營業也要報稅?解析營業稅零銷售額的申報重點

    公司沒開張、沒收入就能不報營業稅?答案是否定的。只要完成稅籍登記、多數營業人即使當期零銷售額,仍須按期申報營業稅,未申報 ...

    網路銷售要開發票嗎?境內交易稅籍登記與營業稅課徵說明

    網路銷售要開發票嗎?境內交易稅籍登記與營業稅課徵說明

    在台灣做網路生意,是否要開發票取決於「有無達起徵點」與「是否達使用統一發票標準」。114年起每月貨物10萬/勞務5萬須辦 ...

    統一發票遺失應如何處理?營業人補開與報備作業要點說明

    統一發票遺失應如何處理?營業人補開與報備作業要點說明

    發票遺失先釐清「空白或已開立、紙本或電子」四情境。即日向國稅局報備,依統一發票使用辦法§23按身份準備替代憑證;電子發票 ...

    營業額未達20萬元可以免開發票嗎?最新稅務規定一次看懂

    營業額未達20萬元可以免開發票嗎?最新稅務規定一次看懂

    「20萬」只關乎是否改用統一發票,不等於免稅;而起徵點又是另一件事。本文用圖解判斷表,拆解小規模營業人、免用統一發票、起 ...

    社團賣貨遭國稅局盯上?營業人應了解的申報規定與查稅動態

    社團賣貨遭國稅局盯上?營業人應了解的申報規定與查稅動態

    社團、群組賣貨只要具規模或具持續性,就可能被認定為營業人。掌握起徵點、小規模1%/一般5%、是否需開統一發票與申報,並了 ...

    營業人誤開發票怎麼處理?記帳士解析 2 種補救方式

    營業人誤開發票怎麼處理?記帳士解析 2 種補救方式

    發票誤開別慌!分清「交易不存在或買受人錯」用作廢重開;「交易存在但金額/數量/稅別要調整」用折讓。電子發票須在法定時限內 ...

    當 YouTuber 也要報稅?記帳士帶你一次搞懂!

    當 YouTuber 也要報稅?記帳士帶你一次搞懂!

    YouTuber/自媒體收入也要報稅!先釐清你是個人接案還是開業商業/公司,再區分廣告分潤、贊助、業配、斗內、電商等收入 ...

    網拍生意興隆也別忘報稅!記帳士提醒漏報銷售額風險

    網拍生意興隆也別忘報稅!記帳士提醒漏報銷售額風險

    網拍只要達營業稅門檻就要辦稅籍並報稅、達標者須開立統一發票與導入電子發票。多平台銷售需合併計算,國稅局會比對金流、物流與 ...

    公司為何需要記帳士?專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解析

    公司為何需要記帳士?專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解析

   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,財務與稅務管理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環節。無論是新創公司還是中小企業,若沒有妥善處理帳務,可能導致報稅錯誤、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