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團賣貨遭國稅局盯上?營業人應了解的申報規定與查稅動態
「只是在社團賣賣」也可能是營業行為
只要有持續性、營利意圖,即可能被視為營業人,須依規定辦理稅籍登記、申報營業稅與(視情況)開立統一發票。
自2025/01/01起,純網路賣家若月銷售額未達起徵點(貨物10萬元/勞務5萬元)可暫免稅籍登記;超過即須登記並依規定課稅。
你是不是「營業人」?三步自我檢核
① 規模與頻率
長期、固定上架/接單/出貨,即偏向「營業」。
② 營業額門檻
· 未達起徵點:得暫免辦理稅籍登記,但所得仍需併入綜所稅。
· 達起徵點未達20萬/月:多屬小規模營業人,按銷售額×1%按季繳納。
· 逾20萬/月:應開統一發票、依5%申報(兩月一期),可扣抵進項。
③ 性質
偶一為之之個人二手物通常非營業;常態批貨轉售、接團購、代購,即屬營業範疇(依實際事證判定)。
申報與開立憑證:最容易踩雷的三件事
1) 應否開立統一發票
· 小規模(未達20萬/月)原則免開統一發票,由國稅局按1%核課。
· 逾20萬/月或依法應用統一發票者:改用統一發票(含雲端發票)並定期申報。
2) 所得申報不可少
即便免辦稅籍登記期間,營利所得仍須併入個人綜所稅計算。
3) 進銷存與金流要一致
留存進貨憑證、金流紀錄、出貨與退貨證明,避免「帳、貨、款」不一致被認定漏開或短報。
查稅動態:國稅局怎麼找上門?
· 智慧選案與比對:比對平台手續費、廣告費、物流/金流資料推估銷售額
· 社群場域聚焦:查核焦點由電商平台延伸至臉書、LINE社群等私域成交。
· 社群賣家登記提醒:財政部明確提醒社群銷售也須依法辦理稅籍。
社團賣貨合規SOP
Step 1|盤點金流與營業額
· 匯總每月入帳+手續費;評估是否跨起徵點/20萬/月門檻。
Step 2|決定身分與憑證
· 小規模(1%)或一般(5%);確認是否需開統一發票。
Step 3|設置帳務與留證
· 建立進貨/銷貨/退貨/費用四大台帳;保存聊天截圖、匯款憑證、出貨單。
Step 4|申報節奏
· 小規模:按季繳(國稅局核發補單)。
· 一般營業人:雙月申報營業稅,綜所稅按年。
Step 5|自查風險
· 檢核廣告費與營收比、物流量與申報量是否合理;異常即補帳與說明。
常見NG × 立即修正
實用工具與資源
· 網路交易注意事項與門檻(起徵點、申報規則)|財政部稅務入口網。
· 小規模/一般稅率試算|營業稅試算。
網路交易課稅專區|各地國稅局整合頁面與諮詢窗口。
結論|把社群流量變「合規營收」,長久做才安心
社團賣貨要安心經營,先看門檻與身分、備好憑證與帳冊,再跟上選案比對的查核趨勢。
做到帳、貨、款一致、按期申報與繳稅,即能把私域成交轉成合規營收,專心衝業績、降低稅務風險。
FAQ|社團賣貨報稅常見問題
Q1:月營業額都不到10萬,真的不用登記嗎?
純網路銷售且未達起徵點(貨物10萬/勞務5萬)者,可暫免稅籍登記;但營利所得仍須報綜所稅。
Q2:小規模1%與一般5%怎麼選?
依營業額與是否需開發票判定:未達20萬/月多屬小規模(1%按季);超過則成一般(5%雙月申報,可扣抵進項)。
Q3:不在電商平台、只在LINE/FB賣,會被查到嗎?
會。國稅局已將焦點拓展至社群私域,並以供應鏈與金流比對選案。
Q4:偶爾清二手私人物品要報稅嗎?
一般屬偶一為之的非營業行為;若形成常態銷售/批貨轉售,即傾向被認定為營業人。
Q5:何時需要開電子發票?
一般營業人銷售應開立統一發票(多為電子發票),依規定雙月申報;小規模原則免用統一發票。
Q6:若過去未申報怎麼補救?
在被檢舉或查核前主動補報補繳最有利,並整理帳證說明來源與成本。可向國稅局或記帳士諮詢。
圖/維基百科